06 September, 2008

土耳其之旅(四)

2008年6月18日-6月20日
星期四的時候,有了自己的臨時的辦公桌和電腦,不再和Emre共用同一個桌子了。工作也漸漸多起來。不僅僅是做Summary,也包括搜索有關土耳其的新聞做摘要以及寫一篇關於土耳其經濟狀況的簡述。漸漸感覺的工作的擔子了。不過大多數工作都能夠順利而又快速的完成。有時可以從主管Füsun的表情上讀出驚訝。我想有的工作,她佈置了只不過是想讓我別閒著,我這麽快地完成,恐怕讓她給我想新任務增添的難度。
週四上午,Emre告訴我的三個同學對我昨天沒有去他們家感到非常不安。尤其是Beysin,他還特意煮了雞肉,但是沒有等到我。我只好寫了封短信交給Emre讓他帶回去,向三位轉達我並非因爲他們招待不周而不去,只不過是沒有接到過週三要去的邀請而以,並且許諾下次再去拜訪。結果週五上午上班,Emre竟告訴我,他們三個看了信,感動得哭了。天下竟然有比我還多愁善感的人,真是沒有想到。
週五晚上十點坐上了去İzmir的長途巴士。一路上正是電臺直播土耳其對克羅地亞的歐冠賽實況,所有的乘客都聚精會神地聼著。全場結束后,加時賽土耳其終于進了一球,全車人在那裏歡呼。雖然最後比賽由拖入加時賽,但是大家熱情依然不減。——土耳其的廣播信號好象不太好,總是時有時無,竟然在點球大戰的最後一刻變得無聲無息,全車人又屏息凝神地聼,直到估計比賽結束了,還是沒有能聽到結果,不禁有些失望。不過,在下一個加油站休息時,大家還是從其他車子的乘客那裏了解到土耳其勝利的消息,無不歡喜。那已經是淩晨一、二點的事了。


2008年6月21日
到達İzmir只有早上六點多,早的很。乘坐的長途汽車竟然不是在城市的Otogar(長途汽車站)停的車,而是在自己公司的車站内。他們有專門的車子送乘客去市中心。於是在市中心下車,步行前往Cumhuriyet Meydanı(共和國廣場)。共和國廣場位于Atatürk (Kondon) Cad的一側盡頭,就在海邊——幾乎所有的人小時候聼神話故事都聼過的愛琴海。
到達共和國廣場時,太陽已經升起了一會兒,但是月亮還挂在天空。海邊已有人在那裏釣魚。其實這個海邊更確切的說是一個海灣,遙望可以看到對面的海岸與山地。海水藍得透徹,有風,並不平靜。廣場的南面是一個小碼頭,如同天星碼頭那樣,伸入海中。沿著海邊,一直向北走,走過了整個Atatürk Kondon也只不過二十多分鐘,原本計劃準備從Kondon參觀完Atatürk Evi之後一直向南走的旅程,因爲要等到Evi九點開門而不得不推遲。
Atrtürk Evi不大,但是展現了19世紀土耳其富豪的生活。面海、上下兩層、臥室、起居室、客房、書房、餐廳、洗浴室、梳妝室一應俱全,還有各種各樣的家具、裝飾顯得金碧輝煌。那一面面巨大的鏡子又使得空間感更強。據説,以前İzmir海邊到處都是這樣的房子,不過現在沒有幾座了,全都改爲一棟棟九層高,八層住人底下作咖啡館、酒吧的標準海濱風景公寓了。其實那風光,一排公寓,還有那一幕幕百葉窗帘,也是不錯的。
沿海邊回到共和國廣場后,向市中心方向穿過幾條街道就可以到達文化公園。那裏有Tarih ve Sanat Müzesi(歷史與文化博物館)。那個地方的展品實在是很好,收羅了很多İzmir附近出土的各個時期的雕像、陶器和手工藝品。要感謝中學的傅鋼老師,如果不是他的西方美術上的生動,可能也不會有我之後義務支教充當初中美術欣賞老師,也不會有我現在對於這些藝術品的欣賞與喜愛。雖然水平有限,很多東西還説不清、道不明,但是以我所了解的一些基本欣賞技巧,至少使我不致于淪落為一個純粹走馬觀花的看客。只可惜那個地方沒有人什麽參觀,埋沒了那些精致的展品。
İzmir的古代市場Agora的出現,真正使我的土耳其之旅開始了探索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的旅程。這個Agora原為亞歷山大大帝所建,在一場大地震后被毀。之後由羅馬人重建。西面豎立著一排石柱,地面以下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個圓拱,那時曾經的門洞。走下去,竟然還能看到一泓清水源源不斷的湧出。不仔細看,市場只不過是一堆石頭的堆砌和一些平常的街道而已。但是想想兩千年前的人將城市規劃作到如此地步,又有那些精美的雕刻,如拱門上方的Faustina女士頭像以及那些石柱底盤的雕花,這些實在是令人嘆爲觀止的。
現代的İzmir Bazaar(集市)在規模上一點都不比Agora遜色。一間間店鋪,五花八門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還有到處是熱情過頭的店家、小二。原本想在那兒買一件Nazar Bonocuğu(藍眼睛)的挂飾,不過找了半天都沒有合適的。在一家非常齊全的Nazar專賣店裏,竟然得到“那些飾品都是為女士準備的”的答案,令自己苦笑不得。最後只好在另一家鋪子花兩里拉買了一件Nazar的手鏈作紀念。
在政府大樓廣場附近拍攝愛琴海的照片,結果竟有兩位İzmir美女主動要求和我照相。弄得我不好意思起來。記得以前只有在APEC青年科學節的時候,爲了陪一個印度尼西亞人,和兩個俄羅斯美女照過合影,和年輕陌生女性的合影幾乎就只剩下這次的這兩位了吧。兩位著粉紅色衣服,我著藍白條紋,背後是湛藍的愛琴海,自我感覺還挺不錯呢(尤其在一幫圍觀的土耳其青年中間,這種感覺尤甚)。
臨近黃昏時,在附近坐公交車前往Kadifekale(天鵝絨城堡),這是亞歷山大大帝建立的防禦工事。雖然城牆又個別地方已經不全,但是總體上依然給人很安全的感覺。又是建立在山上,可以俯瞰整個İzmir和海灣。站在城堡之巔,才終于明白爲什麽古書上總是強調戰略要地的重要性。這就是戰略要地,是兵家必爭之地啊!
在城堡上認識一個當地的司機,他送我囘旅館。在車上,他自己噴香水,還突然轉身幫我噴。搞得我一時不知所措。土耳其人喜歡噴香水,我已經領教多次,只不過這一次熱情到直接把香水往我脖子上噴,我實在是不習慣啊。我不噴香水的。


2008年6月22日
一早坐小巴從İzmir趕往Selçuk。那是又一個重要的古羅馬遺址Efes(Ephesus)所在地。在車上認識一個叫Ankara Koreli Can.的韓國人,土耳其語系在讀本科,不怎麽會說英語,不過我們用英語和土耳其語混雜著溝通,並決定一同遊覽Efes。
Efes的規模挺大,從宮殿到民宅、從古羅馬劇場到公共廁所,幾乎展現了一個古羅馬市鎮的全部生活遺址。這是我第一次真正見到一個比較完整的古羅馬劇院。在Ankara的舊城區,雖然也有一個,但是殘破到很難看出劇院的完整結構。但這次不同,這次的劇院有清晰的輪廓、完整的舞臺和一排排依山而建的座位席,非常宏偉。由於依山而建,每一個座位上的人視野都可以清晰覆蓋整個舞臺;據説這樣的設計也有利於位于舞臺中央的演員的聲音傳遞。不過坐在最高層的人,雖然能夠看清楚舞臺上的人的每一個位置,又能夠聽到他們的聲音,但是畢竟太高,恐怕很難看清演員的臉部表情了,俯視,只看到人的頭頂了。不過,這露天的劇院是如此的宏大,恐怕就是上海大劇院也應該向他低下頭,讚嘆一番,然後再作比較。不過我反而覺得,與其和現代的劇院相比,不如用現代體育場設計作比較更恰當。就當作是半個上海八万人體育場吧。
而在那些石刻上時不時有一些精美的十字架、獅子和人物的圖形,很清晰地提示人們,這裡的文明曾經是基督教文明的影響範圍。與奧斯曼帝國和后奧斯曼帝國時期有很明顯的差異。Can.在一個石碑上發現一個心形圖案,但是經我分析只是一片樹葉圖案而已,這在之後由其他一些石刻上的樹葉圖形得以印證。
在Efes可以看到很多韓文的遺址介紹,估計是sumsung花錢捐的。另有不少韓國散客遊覽此地。在Efes的下巴站,我們還遇到了另一位年輕韓國女人,她從事時裝行業。她也加入了我們,一起遊覽。她除了說韓語,還說法語,懂一些英語。
我們回到Selçuk之後就遊覽了一個博物館、一個清真寺,還吃了一頓飯。吃飯期間,看到了一群人奏樂護送幾個小孩子去參加成人儀式。
這一天實在是很熱,不說出來,還不覺得,但是儅上了小巴之後看到溫度顯示為43攝氏度時,才能意識到這是多麽的炎熱的夏天。也難怪我們在送走韓國女人之後(她下午四點去Cappadocia),決定改變計劃去Kuşadası——土耳其的一個著名海灘。
那裏的海是南愛琴海,而之前去的İzmir位于北愛琴海。這裡的沙灘與香港有所不同,踏入水中,沙子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塊的石頭。有些不習慣。沙灘処的水還是比較清澈的(雖然韓國人覺得有點混濁),但是之後去那些沒有沙灘的地方,發現那水清澈得有些寶石綠的感覺,顔色十分動人。海的遼闊,再加之沿路是平時我們國人比較少見的一排排棕櫚樹(İzimir也有棕櫚樹),那種夏日風光和我們通常所見的真是不同。
由於時間所限,我和Can.在海水中泡了一會兒,就前往當地的一個小島(Kuşadası的名字即來自于那個島)。那個小島很漂亮,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從島上高出看到的海景。如果不是爲了趕時間,留得在晚些到傍晚的時候,風光應該更好。
晚上回到İzmir,在一家叫Güneydoğu的小餐館吃飯。這是我第二次在這裡吃了。昨天在這裡吃了Izgara Köfte(烤肉丸),覺得非常好吃,所以今天又來了。而且主人家很和藹可親,做飯時,會不時哼哼小曲。昨天,他的孫子在的時候,覺得他孫子也很可愛,很安靜的坐在一邊聼我和一位食客用德語交談。之後還很主動的幫我跑出去找零錢。今天來一來是吃飯,二來也想同他們祖孫告別。同主人家用土耳其語描述了半天我今天的行程,還問了他孫子在那裏,想跟他們拍照。主人家竟激動得說,那麽多人吃飯,我是第一個想到要和他溝通的。可惜他的孫子不在,沒法同他合影。
吃晚飯,把行李放在店中,便去了附近的Hamam洗了個土耳其浴。自己是第一次去,不知道規矩,而且又是周日,浴室根本沒有其他浴客,連個照樣子的都沒有,只好洗完一步,跑出去問管理員下一步該幹什麽。而且語言還不通。好在洗土耳其浴從頭到尾都是有浴巾包著下身的,所以出來問人不至於太過難堪。
坐淩晨的長途汽車又從İzmir趕回了Ankara。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