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December, 2009

哥本哈根,蜗居與起跑綫

考完試,歇了口氣,心中突然像掏空了一樣,没有了什麼動力。三週來的忙碌,如坐過山車般的緊張與鬆弛,也暫時告一段落。寒流來了,衣服穿多了些,卻禁不住一個寒顫,天冷了。幾件事縈繞在心中,不時糾纏,卻又不時化開,使人眼神中不由得流露出了一絲凝重。
哥本哈根只是一個傳說,曾有媒體這樣報道。領袖們的走秀,無意義的爭吵。而將資助與監督挂鈎的提意本身并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問題在於在缺少信任、缺少公平、缺少互助的前提下,這一提意不過是一種搪塞與妄想。這三尺冰涷岂是一日之寒?這紛攘喧囂又如此似曾相識。凡尔賽的遺憾,羅馬規約的局限,京都議定書的笑話,國際政治就是如此不合常理,而各國政客卻又如此心安理得。哥本哈根的結局是如此讓人失望。小島國、最脆弱國家、非洲聯盟是如此的無助,站在大國的影子背後,沮喪地任人擺佈,因為從一開始他們就不在一個重量級上。哥本哈根也會使某些人失去他們的光環。人們應該變得理知,不將期望寄予那些"領袖",因為他們確實也只是普通人,生活在他們所成長的"領袖"的圈子中。即便是所謂全民選舉,那也只是一場勢不鈞、力不敵的摶奕,因為大多數人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綫上。
昨天才開始看《蜗居》,看得直拍大腿。從上海來,在香港生活,其實和故事中的人物有什麼本質區別?住過老房子,進過小弄堂,從小節省,艱苦朴素。這一切的一切是那麼熟悉。要真回想起,九十年代初的家庭收入也才百來块錢。拔牙時就用綿綫綁著拽。什麼塑料、陶瓷東西壞了,就用百得胶粘了再用。水喉旁邊永遠是一块固本肥皂。水喉滴水的時候還去勞防用品店買墊圈,自己回來修。第一次看到自控水喉竟是在高中去日本交流之時,還感叹過這玩意可以保證讓人不用擔心浪費水資源!那些發逹國家的人恐怕是萬萬想不到的。這也就是起跑綫了。
可是這已是上海了呀。
外地人往上海跑,想安家,想落戶。因為那是一座大城市,有這個,有那個,可是就是没有他們的家。一輩子就為一套房子、一個孩子,没日没夜地拼摶。可有人可怜他們?
想發發善心吧,可是我們也只是蜗居在另一座城市中的一群人。渺小到不能再渺小。一無所有就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因為一無所有,不怕失去,所以肯幹、願幹。那就幹吧。不要想太多。
朋友說我總是想太多了,勸我凡事不要去想。這倒也不假。想過了,看明白了,就不要去想了。人最後是要幹活的,這起跑綫上的事已經過去了,還去想幹什麼。再說再過兩年就要考慮下一代的起跑綫了吧。這故事也就又有了個新的開始、新的篇章。
從起跑綫,到蜗居,再到哥本哈根,原本只是不搭界的三個概念,但是本質是相通的。這只因為人類就是如此渺小,渺小到無法逃脫自己的命運──這才有了海萍的那句豪言壯語:"我的未來一定比他們牛!"

20 July, 2009

寫在四川探訪之後

從去年四川地震之後,先是在網上認識了一些災區的高考生,接著幫手翻譯漢旺地震遺址公園的遠景規劃,腦海中總是揮不去地震後房屋傾覆、生靈涂炭的情景。失去家園、親人之痛,依我心中揣度,也必撕心裂肺、萬念俱灰。對災民的同情、感慨之意連同對四川重建的懮慮交織在一起,久久不能釋懷,便隨同點滴成川訪問團入川探訪。
七月三日起的六日五夜,我們一行十多人穿梭於成都金堂、什邡與彭州之間,從地震波及地區走訪到地震重災區,探訪對象既有普通四川百姓又有外地來的農家樂老闆。災區的形象漸漸清晰起來,災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也開始具體起來──災難帶來的固然有毀滅,但只要災難不能盡毀一切生命,春天到來的時候,綠色總能再返人間。
在什邡什化公司遺址探訪時,眼前的景象是如此慘烈──塌方的廠房、裸露而锈跡斑斑的钢筋、扭曲傾斜的高壓電塔,一間曾經拥有幾千員工、資產上亿的化工廠,在地震中傾刻間化為廢墟。在當地修建遺址公園的工人告訴我,從廠區挖出來的遇難者就埋在不遠的生活區,只淺淺地用泥沙覆盖。一座諾大的工廠,如今空空蕩蕩,了無生機,棄用的鐡路伸向無盡的遠方。
然而走出廠區,滿目瘡痍之間卻透露出點點生機。廠區門外已有幾個攤位,一群白鵝在附近悠閒地踱步。一位老婆婆來廠區散步,告訴我們兒子外出打工,自己靠之前政府的補助和兒子寄來的錢,日子也算過得踏實,每天閒暇都會來廠區散步。在不遠處的小賣部,老闆說自從地震半年後政府補助結束以來,就靠從鄰近的集市進些水、烟來販賣,自力更生。從什邡回金堂,沿途經過一些鎮子,集市就在損毀的舊商鋪門前,人來人往,已甚是熱鬧。在人們的臉上看不到惊慌,除了損毀的房屋與開裂的道路還提示著人們一年前的災難,一切看上去已漸漸成為平靜的生活常態。
進入彭州銀廠溝,有更多時間步行或逗留於當地,感受更深一些。這裡與倍受關注的汶川、映秀不同,雖然人員傷亡没有那麼嚴重,但當地靠山吃山發展旅遊業的經濟模式,百姓傾囊修建的農家樂在地震中毀於一旦,所有積蓄化為烏有。在大龍潭、小龍潭景區,有位婆婆住在自家搭的木屋裡,靠向路人賣自己挖的野菜為生。一位耳有些背的老伯伯則告訴我,他靠收費廁所,每次五角,每月能賺一百多元,足以維生。事實上,當地百姓短期內大多無力再大規模興建農家樂,只能靠向路人兜售雜貨或外出打工維生,但他們卻對未來充滿信心。
在九峰村,一戶農家已着手建一個只有兩、三間客房的小農家樂。男主人顯得很樂觀:這裡風景好,把農家樂先建起來,不怕没人住;等錢攢够了,再擴建。
除了小型農家樂,當地人視針線活為另一個重要的經濟來源。我們在那裡收購四川活力娃娃時,附近的婦女都爭著拿來自己做的布娃娃,短短幾個小時,已收到逾三百個娃娃。很多戶人家靠十字繡暫且幫補家用。有婦女還興沖沖展示她的十字繡作品,指著一幅正在製作的十字繡充滿憧憬地告訴我們這幅需時半年時間完成的作品估價可以賣到三四千元。
在四川的幾日探訪,我看到過因地震而彻底改變的山河地貌,聽到過少年因災難而成熟的例子,很多事物都不可避免地變了;但也看到地震後的災民依然喜歡在午後打個盹,在閒時搓上幾圈麻將,將曾經的痛苦回憶埋在心裡,面對現實,生活依舊。在四川探訪的幾個地區隨處可見玩滑板的孩子們,他們無懮無慮,完全看不出一年前曾經歷過一場災難。這無穷的生命力就如此地傳遞!
在什邡什化公司曾拍下這樣一張照片:在一片死寂的廠區,一幢嚴重損毀的辦公樓前,盛放著一丛橘紅色的美人蕉。無論那牆上的裂紋如何恐怖,那旺盛的生命力已消散人們心中的恐惧,教人勇敢的活下去……

18 February, 2009

中越戰爭的一些分享

2009年2月17日是中越戰爭30周年紀念日,大陸人通常習慣“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叫法。中越官方都沒有特別的表示,但是那場戰爭卻割不斷很多人的記憶。
記得有一次隨父親與一群當年南京兵聚會時,他們還提到當年的一些南京戰友在參加了那場傷亡慘重的戰役后,決定永遠留在廣西,守候逝去的年輕生命,不再囘南京。由於許世友將軍的固執己見,沒有空軍掩護,強佔高地的死命令讓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帶上了悲壯的色彩。進入越南境内以后,巷戰的殘酷更是可以達到把人逼瘋的程度。冷槍隨時可能從背後射來,生命隨時可能就此終止。這就是一群軍人對於那場戰爭的記憶,也是我對於中越戰爭了解的開始。
戰爭的直接參與者不僅是軍人,也是百姓。很多同齡人或許會覺得中越兩國關係很好,但是經歷過戰爭的百姓是不會輕易抹去痛苦的記憶,他們的子孫充滿仇恨的環境中也不可能毫無影響。撫平創傷需要時間,對中國人是這樣,對越南人也是這樣。中越戰爭后,兩國關係的復蘇是從1991年開始的,而雙方的陸上地界勘探是去年才完成的。這種關係的復蘇是國際形勢、國内政治、經濟共同作用下促成的。蘇聯的解體令越南的政體需要尋找新的模式進行運作。而唯一可以選擇的模版只有中國。
鳳凰何亮亮的一篇博客分享了關於中越戰爭的一本新作《1979對越戰爭親歷記》的大概内容,覺得寫得挺好的,下面摘錄部分,並附錄其原文網址,以供詳細閲讀。

1979年2月17日至3月5日,中国发动了对越战争。中国军队出动了陆军50军、54军、20军、41军、42军、43军、11军、13军和14军的22个师以及20军20军第58师、广西军区独立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2个边防团、云南省军区5个边防团)、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近56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在广西、云南的中越边境500公里长的边境线攻入越南,3月4日中国军队占领谅山省会谅山,此为防守河内的要地,陷谅山则可南下直取河内。3月5日中国宣布停火并全线撤军。
本书附录的《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大事记》中透露,1978年12月7日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即以决定发动对越战争并随即开始全面备战,广州军区司令许世友被任命为广西前线总指挥,但有关这次军委会议的内容至今未解密。
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在1978年底开始访问美国,根据美国媒体的报导。他在访问中先后向白宫和国会领导人通报了中国将“教训”越南;1979年2月初邓小平访问日本,也向日方高层作了同样的通报
……
作者用了一章专门记叙对手越南军队,在第26章《不可低估越南对手,他们也不是白吃饭的》中,作者对于越军的长处有客观的详尽的描述。当然也不能忘记,越军的许多军官都是在中国接受军事教育,越南的军备与其他工业设备多为中国无偿支持。“兄弟阋于墙”,战争的惨烈绝对不输于长期敌对的两国之间。越南与中国是同样的政治体制,因此中国军队进攻越南,越南是全民抗战,军民一体,使中国军队吃亏不少,也是中国军队开战不久就放弃了愚蠢的亲民纪律。中国军队的轻敌也造成自己的重创,在北京宣布停火后第二天进入越南的50军150师两个营的部队被就越军包围,被俘二百余人,可视为中国军队的奇耻大辱,因为此前中国军队俘越军数千人,未料战争结束反而有两个营全军覆没。
……

網址:http://blog.ifeng.com/article/2203869.html

29 January, 2009

The Message from Economics to Politics: the Discussion on the New Economic Era from World Economic Forum 2009

This year's World Economic Forum attracts more attention as people are expecting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political and business leaders will convey some important messages to the pale global economy. The WEF can take this responsibility since its spirit seems to lie in bringing people opportunities to communicate and listen to different opinions. The discussion session of the New Economic Era today pointed out key channels to deliver such a message.

The discussion was star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Panel experts talked about the important drive of world economy in the following several years and the possible methods of dealing with the severe financial crisis. Discussions were sparkled on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fiscal policies in sav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as extend the global economy. In spite of the certain recognition of the fiscal policies, Heizo Takenaka, the Japanese economist, laid more emphasis on monetary policies; and some follow-up opinions by audience questio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fiscal policies in the closed global economy viewed as a whole. The GDP growth rate can be sustained due to the fiscal stimulus but there may not be corresponding balance in the real economy. What's more, the fiscal policies adopted by one country or a few are certainly not helping too much. Yifu Lin urged the coordinated approach to deal with the crisis under which structure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hould take up the responsibility to transfer some funds to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ter’s economy. This opinion displayed the picture of a multilateral plan which was not successful during the past experiences due to the unwillingness from countries to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The IMF is not considered to be successful in conducting the multilateral support to world economy in the past. How about G20 which gathered the leaders from the most important nations in the world? People's view began to shift from a pure economic perspective to a political one. As many people might already realize, the message that could be delivered is not a pure economic one but with strong participation from the political world as a reconfirm of the repeated theme of history. However, to search for the path for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means a greater involvement in the globalization, a trend that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invertible whether people like it or not.

The WEF 2009 starts today and will continue to discus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s and regional relations. People expect the forum to give the world hope for dealing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Obviously, the message that WEF can convey at best is to call for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world political leaders and business elites.

16 November, 2008

從卡城(Calgary)的兩座華人紀念碑說起

於陣亡將士紀念日前的周末和友人前往卡城遊玩。在卡城的最後一日,和友人一起沿著河岸欣賞城市中心區的高樓大廈,在唐人街附近的一個街心公園裏發現了兩座華人的紀念碑。這兩座碑是由兩個不同的華人組織樹立的,不過卻帶來了早期華人在加拿大的辛酸歷史。
最早關於加拿大華人的紀錄可以追溯到1788年。19世紀,早期的華人被運送到加拿大做廉價勞力修建加拿大鐵路,開礦或擔負其他低下的工作。由於工作環境惡劣,且遭到白人歧視,不少人死于飢餓、勞累、工傷、謀殺。加拿大鐵路完工,數以千計的中國勞工被辭退,大量中國廉價勞工充斥加拿大,被指責擾亂勞動力市場秩序。由於早期移民主要是廣東一帶的底層百姓,生活所迫,爲了讓家人有生存的機會,越來越多的華人開始移民加拿大,做廉價勞工。1885年,加拿大政府開始向華人移民徵收人頭稅(headtax),這是加拿大境内唯一一個被徵收該稅項的少數族裔。這一稅項,從一開始的50加幣,一直升到了500加幣。該稅項不僅向新移民徵收,還要追溯已經定居加拿大的所有華裔。1923年,加拿大政府更是設立了《華人移民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徹底禁止華人移民。當時的唐人街,可以被形容為單身社區,因爲這些青壯勞動力隻身前來加拿大,而一家老小依然留在中國。禁止移民,徹底把很多華人生生分隔兩地。
在很多華人眼中,二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雖然當時華人社區被隔絕,華人被剝奪很多權利,但是華人社區中的不少年輕人堅信,只要爲了加拿大而參戰,昭顯華人社區對於加拿大的貢獻就可以使得所有華人移民獲得合法權益。400多名華裔報名從軍,被派往緬甸和印度尼西亞的敵人後方的叢林執行任務。華人血統,一度在加拿大國内成爲華裔的包袱,在這一刻成爲了華人的資產。他們可以更好地和當地人相處,完成任務。可是戰爭結束了,華人血統,又成為了包袱。
由於簽訂了《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1947年加拿大被迫取消《華人移民法案》。同年,華裔被准許在聯邦選舉投票。但是直到20年后,華人才被同意以“獨立身份”移民加拿大,並在選舉中採用同樣的標準。而政府向華人道歉是一直到2006年現任總理哈珀上臺以後了。
華人在今日的加拿大已基本過上了平等的生活,而据統計,25%的華人更是出生在加拿大的華裔。對於這個群體,很多人也許並不會對於移民有什麽深刻的體會,也未必對於先民的移民史太感興趣。而今天來加拿大的移民恐怕更不會對那段往事有什麽閒工夫去追溯,畢竟似乎那段往事的主要對象是廣東一帶的華人,語言也是以粵語為母語——而今天的移民大多是來自于中國大陸,他們只說普通話,聼不懂粵語,在華人社區裏即使居住地理位置同操粵語的華人並不遙遠,但從兩個社群的交流來看,是明顯不足的,甚至可能是有溝壑的。
如今的移民情況與以前已大大不同,如今的移民者恐怕也不再會有激情和機遇去為他們的“國家”而戰。但是在今天,不再為餐飯和危機擔憂的今天,國家對於他們究竟意味著什麽?他們又會為他們曾經稱爲祖國的地方和現在身份證上註明國籍的地方做出一些什麽樣的事跡呢?也許只有時間才知道。

關於早期加拿大華人的紀錄片可以參看:http://archives.cbc.ca/society/immigration/topics/1433/

陣亡將士紀念日當日所感(11月11日)

在國内年輕男女們歡慶他們的“光棍節”的時候,西方世界的很多國家正在為他們死去的先輩默哀。
因爲沒有任何信息渠道,我沒有能夠出席在Edmonton當地的陣亡將士紀念日的紀念活動,不過十一點前,我準時打開了收音機,收聽廣播電臺直播的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舉行的加拿大陣亡將士紀念活動。今年的儀式還特別請加拿大唯一在世的經歷過一戰的106嵗老兵John Babcock傳遞火炬並寄語紀念儀式。廣播背景中可以聽到隆隆的禮炮間隔性的轟鳴聲。
下午看了許多CBC關於全國各地陣亡將士紀念活動的報導。最完整的影音資料來自溫哥華。在那裏的唐人街,很多華裔老兵出席了紀念活動。不少年輕的華裔也前來悼念陣亡將士。CBC有一個影像文件是介紹二戰老兵Frank Wong的從軍經歷。他提到作爲華裔加拿大人,在早期沒有合法的公民地位,被人看不起。他是因爲希望為自己的國家做一些實實在在的貢獻來換取華人在加拿大的真正認可而積極報名從軍的。戰後一年多,他們全家獲得正式加拿大公民身份。在此次紀念活動的採訪中,在溫哥華採訪的記者曾經試圖提及本國在早期對於華人社區的歧視,不過話題剛開了一個頭,電視信號中斷,這一部分節目沒有能夠繼續完成。
整個紀念日確實是給予人們很多的反思與懷念。正如CBC在報導中指出的,紀念日不僅是老兵對於他們已故戰友和遠去的戰爭經歷的回憶,也是當代人對於先烈們創造今日和平世界的事跡以及現在正在為永遠結束所有戰爭而奮鬥的軍人們表示敬意的時刻。
在加拿大,很多人都會非常關注陣亡將士紀念日,甚至提前一個多星期胸口佩戴捐助老兵基金獲得的仿製罌粟花以紀念慘烈的一戰、二戰和其他很多重要的戰爭。而在Edmonton,公交車的報站顯示牌也於一周前打出“以免我們忘記 (Lest we forget)”的標語(該標語是紀念日的常用標語之一)。不過在中國,似乎現在很少有人如此長期地、自發地、真誠地而又懷有敬意地去回想我們的歷史。“以史為鋻”是中國人最常說的,卻未必是最常做的。

Today is Remembrance Day 2008,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end of WWI. Around Canada and world, celebrations are held in memory of the end of the ridiculous war and the lives of thousands of innocent people died during the war.
I didn’t attend the ceremony held in Edmonton as a lack of information. However, at around 11 o’clock, I listened to the radio for the remembrance service held in Ottawa and watched TV programmes from CBC on ceremonies held around Canada.
The programme of the service in the British Columbia is the most complete version. I can see a lot of Chinese descendants there servicing Canada’s army. Frank Wong, the son of a shop keeper and a veteran of the WWII, told the reporter about his experience to win the respect and the equal rights of Canadian Chinese citizen by serving the army.
In Ottawa, the only surviving veteran John Babcock who was in uniform during the WWI passed the torch of remembrance to a veteran of WWII, a torch then passed to a veteran of Korean War, a peacekeeper who served in the Middle East and a soldier who fought in Afghanistan.
Every year, it’s time for the veterans and soldiers to bring memories of their late comrades and friends in the war. It is also time for people living in the new era to remember the heroes and heroines who brought the peace and who are devoted to end all war forever.
I didn’t attend the ceremonies in person, but I get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conveyed by the remembrance service.
Lest we forget.

07 November, 2008

陣亡將士紀念日(Remembrance Day)及罌粟花(Poppy flower)

從星期天開始,看見街頭有人在胸前戴紅花。這兩天上課的時候,發現不少同學都佩戴紅花,不禁非常好奇。同學告訴我那是紀念陣亡將士紀念日的。星期二夜晚看美國大選節目的時候,BBC演播室裏的人也個個都佩戴了紅花,便簡單了解了一下陣亡將士紀念日。
陣亡將士紀念日是英聯邦國家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將士的節日,訂立於每年11月11日。在世界其他一些國家也有類似的紀念日,如美國的退伍軍人日(Veteran Day),法國的停戰日(Armistice Day)等。而在南非和馬耳他則使用罌粟花日(Poppy Day)的稱謂。
佩戴在人們胸前的紅花就是罌粟花。將陣亡將士紀念日和罌粟花聯係在一起源于加拿大軍醫John McCrae的一首詩《在法蘭德斯戰場》(In Flanders Fields)。法蘭德斯,這個一戰中戰況最慘烈的戰場之一,盛開罌粟花。紅色的罌粟花象徵著陣亡戰士的鮮血。

附:《在法蘭德斯戰場》
In Flanders Fields

In Flanders fields the poppies blow
Between the crosses, row on row,
That mark our place; and in the sky
The larks, still bravely singing, fly
Scarce heard amid the guns below.

We are the dead. Short days ago
We lived, felt dawn, saw sunset glow,
Loved, and were loved, and now we lie
In Flanders fields.

Take up our quarrel with the foe:
To you from failing hands we throw
The torch; be yours to hold it high.
If ye break faith with us who die
We shall not sleep, though poppies grow
In Flanders fields.

— Lt.-Col. John McCrae